桂北地区不同密度杉木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文效应 |
| |
作者姓名: | 林立文 邓羽松 李佩琦 杨钙仁 蒋代华 黄智刚 雷震 |
| |
作者单位: | 1. 广西大学林学院, 南宁 530004;2. 广西大学农学院, 南宁 530004;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4. 广西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 广西 融水 545300 |
| |
基金项目: |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17204087-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402) |
| |
摘 要: | 以桂北融水县贝江河林场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浸水法,研究了6种不同密度杉木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6种密度杉木林枯落物的厚度介于3.9~5.7 cm,蓄积量介于4.3~6.4 t/hm~2,枯落物厚度与蓄积量变化一致,从大到小依次为1 755,1 440,2 025,2 700,2 325,975 plants/hm~2;(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2.40~14.23 t/hm~2,最大拦蓄量为5.23~11.51 t/hm~2,有效拦蓄量为2.45~9.49 t/hm~2,且均以1 755 t/hm~2最大;(3)在0—100 cm土层内,不同密度杉木林土壤容重介于1.19~1.28 g/cm~3,当林分密度为1 755 plants/hm~2时容重最小;(4)6种不同密度杉木林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均以1 755 plants/hm~2最大,且最大持水量远大于有效持水量;(5)枯落物及其各分解层的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R~20.96),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0.92)。综上得出,林分密度在1 755 plants/hm~2左右时,杉木林能更好地发挥水源涵养功能。
|
关 键 词: | 桂北地区 杉木林 不同密度 水文效应 |
收稿时间: | 2020-03-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