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期定位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的影响
引用本文:吴荣,刘善江,孙昊,李亚星,马良,白杨.长期定位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0(4):12-18.
作者姓名:吴荣  刘善江  孙昊  李亚星  马良  白杨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97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十三五”科技部重点专项(2017YFD0801204-0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平台与创新能力建设项目(KJCX20170302与KJCX201904-4)。
摘    要: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房山)新型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采用田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方法,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2年的长期定位施肥后,NPK配施有机废弃物肥和NPK配施秸秆可以降低土壤pH值,NPKWN处理降低pH效果最为明显,pH值相较基础土样降低了0.18,而单施化肥的处理土壤pH值均有所增加,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地的EC值在11.7~14.5 mS/m之间,各施肥处理与CK处理相比,施肥增加了土壤EC值,差异显著,并且配施有机废弃物肥和秸秆处理的土壤EC值又较NPK处理偏高;长期施用有机废弃物肥和秸秆的土壤肥力明显提高,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的变化规律:NPK配施有机废弃物肥NPK配施秸秆化肥CK;土壤中的三大微生物数量,细菌放线菌真菌,单施化肥与CK相比,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都有所提高,化肥与有机废物肥或者与秸秆配合施用的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比单施化肥的增幅效果明显;NPKJG处理土壤中真菌数量最高,达到4.53×10~4个/g,与CK处理相比,增加了67.7%;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介于24.7~44.6 mg/kg之间,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规律为NPKWNNPKLJNPKJGNPKJFNPKMGNPKNPKHSFCK,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80.7%、80.4%、77.2%、72.1%、61.2%、35.7%、23.7%;土壤微生物量氮、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放线菌数量与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在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肥力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关 键 词:不同施肥方式  长期定位施肥  土壤微生物量氮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肥力
收稿时间:2019/6/26 0:00:00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soil fertility and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WURong,LIU Shan -jiang,SUNHao,LI Ya -xing,MALiang,BAIYang.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soil fertility and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J].Soil and Fertilizer Sciences in China,2020(4):12-18.
Authors:WURong  LIU Shan -jiang  SUNHao  LI Ya -xing  MALiang  BAIY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