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李媛媛 李锋 陈春 |
| |
作者单位: |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 400074;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 400074;重庆交通大学生态人居与绿色交通研究中心,重庆 40007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100301) |
| |
摘 要: | 青藏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地,研究青藏高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化及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维护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了1980—2015年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青藏高原农村居民点用地总体上呈扩张趋势,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来源于对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占用;2)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斑块形状逐渐趋于不规则,斑块破碎度降低,连续性增强;3)农村居民点集聚特征明显,分别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以及西藏南部形成了高值集聚的中心;4)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主要受高程和坡度的约束,同时受到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交通和城镇的发展是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青藏高原乡村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严格把控生态红线,同时依托政策支持,不断优化乡村职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青藏高原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
|
关 键 词: | 农村居民点 演变特征 驱动因素 景观格局指数 青藏高原 |
收稿时间: | 2021-03-30 |
修稿时间: | 2021-10-15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