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江苏省耕地产量差及生产限制性因子分析
作者姓名:孙涛  郭杰  欧名豪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5;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018YFD110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74086)
摘    要:产量差表征粮食增产空间,缩减产量差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解析产量差限制因子为探索产量差缩减路径、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依据。本文基于江苏省2000—2018年地市统计数据,借助边界线分析法定量分析粮食生产限制因子对产量差的贡献率,并解析限制性因子最适值。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平均产量差占到最高产量和平均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3.47%和64.05%,表明粮食产量具有较高的提升空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产量差的关键限制性因素分别为复种指数、劳动力和单产;江苏省粮食复种指数为1.6、机械总动力为5.3 kW/hm2、施肥强度为487.64 kg/hm2时粮食产量最高,是粮食生产要素投入最适值,其中施肥量超出施肥警戒线,表明江苏省农业施肥利用效率低下;转化产量差可实现苏南、苏中和苏北粮食增产30.3%、17.73%和21.45%,同时对耕地的需求量减少8.8%、13.38%和9.02%。因此,提出增加耕地复种规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政府加强对农户施肥指导以及提高机械化水平等缩减江苏省粮食产量差,促进粮食可持续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限制因子  边界线分析  产量差  贡献率  最适值
收稿时间:2021-03-09
修稿时间:2021-10-24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