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嗪类农药复合污染物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联合毒性作用评估 |
| |
作者姓名: | 王滔 班龙科 张瑾 卞志强 潘法康 |
| |
作者单位: |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省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合肥230601;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省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合肥230601;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省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合肥230601;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省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合肥230601;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省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合肥23060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7700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8085MB50);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6jyxm0214) |
| |
摘 要: | 为探讨复合污染的三嗪类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以苯嗪草酮(Metamitron, Met)、草净津(Bladex, Bla)和特丁通(Terbumeton, Ter)为目标污染物,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C. pyrenoidosa)为指示生物,分别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和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二元及三元混合物体系,采用微板毒性分析法系统测定3种农药及其混合污染物对C. pyrenoidosa的时间-浓度-效应数据,应用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 CA)为标准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应用二维和三维等效图表征混合物联合毒性作用规律,并同步分析C. pyrenoidosa中叶绿素a含量变化,进一步评价农药及其混合物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农药及其混合物对C. pyrenoidosa的毒性数据可用Logit函数较好拟合,3种农药的毒性顺序为BlaTerMet;依据CA模型,二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整体上呈现为加和作用向协同作用的转变,二维等效图显示3组二元混合物体系在半数效应浓度均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农药三元混合物体系的5条射线均呈现加和作用,且不随暴露时间延长发生改变,三维等效图法与CA模型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叶绿素a含量减少率与其浓度-效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关 键 词: | 三嗪类农药 蛋白核小球藻 联合毒性 叶绿素a 三维等效图 |
收稿时间: | 2019-10-1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