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流域不同地类非点源污染排放特征 |
| |
作者姓名: | 黄志伟 曾凡棠 石雷 林澍 房怀阳 刘跃丹 |
| |
作者单位: | 1.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州 510632;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水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535;2.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水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广州,510535;3.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州,51063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东江流域饮用水源型河流水质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2014ZX07206005);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2015A020216011);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10010294) |
| |
摘 要: | 以东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区进行野外径流场试验,研究自然降雨过程中不同地类常规污染物与典型重金属的非点源污染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农业用地水质较差,是流域内的主要非点源,但公路重金属污染物也不容忽视。庭院、公路和菜地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与径流量相关性显著,而水田与林地则相关性差,主要是由同一小区二次降雨间隔差别大与地面特性引起的。庭院SS与COD发生显著初期冲刷现象,TN、TP与重金属(Cu、Pb、Zn及As)初期冲刷不显著,公路、菜地、水田、林地,则大部分指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初期冲刷现象,同时部分场次降雨中也会出现二次冲刷的现象。不同污染物的初期冲刷现象显著程度规律为SSCODPbTNZnTPCuAs,常规污染物的初期效应比重金属显著,重金属的初期效应更易受到用地类型的影响;对比不同用地类型,则农用地更易发生初期冲刷现象,但公路径流中重金属污染物也存在显著初期冲刷现象。降雨量、降雨强度及二次降雨间隔是影响初期冲刷现象的显著因素。
|
关 键 词: | 非点源污染 流域 土地利用类型 初期冲刷现象 |
收稿时间: | 2016-01-1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