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洞庭湖底栖动物长期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王小毛  欧伏平  王丑明  田琪  黄谦  张雷  卢少勇
作者单位:1. 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洞庭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南 岳阳 414000;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基金项目:全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安全保障方案项目(WFLY-2009-01-PG05);湖南省环保科技计划项目(2011-19);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专题-18:洞庭湖调查项目(2014)
摘    要:为揭示洞庭湖底栖动物种群长期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利用20多年的监测数据分析洞庭湖底栖动物种群组成、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变化动态,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RDA)研究了底栖动物种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991-2012年洞庭湖底栖动物多年平均种数53种,以水生昆虫(占41.5%)、软体类(占39.6%)为主。全时段水生昆虫种数、密度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软体动物密度基本平稳,种数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10年以后优势种由水生昆虫、软体类与钩虾等为主的清洁型种类向以寡毛类、软体类等为主的清洁型与耐污型种类转变。东洞庭湖底栖动物种数、密度与多样性指数均低于西、南洞庭湖。RDA分析结果显示洞庭湖水体总磷、叶绿素a和透明度是影响底栖动物种群的主要水环境因素。三峡工程运行后入湖水沙减少、水位变化对底栖动物种群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 键 词:洞庭湖  三峡工程  底栖动物  环境因子  影响分析
收稿时间:2015-08-12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