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安少陵塬黄土—古土壤序列S_3剖面元素迁移及古气候意义
引用本文:楚纯洁,赵景波.西安少陵塬黄土—古土壤序列S_3剖面元素迁移及古气候意义[J].土壤学报,2016,53(2):311-321.
作者姓名:楚纯洁  赵景波
作者单位: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19; 平顶山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41210002)和河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070502)资助
摘    要:以西安少陵塬S3古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野外剖面观察,探讨该剖面的元素迁移、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所揭示的气候变化等问题。结果表明:(1)少陵塬剖面S3黏化层具有3层结构,根据铁质胶膜发育、Ca CO3迁移等可以将S3剖面构型划分为黏化层(Bts1-Bts2-Bts3)、风化淋滤黄土层(BC)和Ca CO3结核淀积层(Bck);(2)Bts层Ca O与Ca CO3迁移程度最大,淋失率分别达到了-99.3%、-83.1%,Sr、Na2O和Mg O也发生了显著迁移,而Fe2O3、Al2O3和Rb则在黏化层略有富集,尤其Fe2O3和Al2O3在Bts3层有明显富集;(3)少陵塬S3古土壤介于初等风化向中等强度风化的过渡阶段,风化作用由BC→Bts2→Bts1→Bts3逐渐增强,Bts3已基本完成初期脱Ca、Na风化过程;(4)依据Ca CO3与Fe2O3的迁移富集特点确定,少陵塬剖面S3古土壤Bts3发育时的土壤为弱碱性,而Bts1和Bts2为碱性;初步确定少陵塬S3为黄褐土,S3发育时期西安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为800 mm左右。

关 键 词:古土壤  元素迁移  化学风化  古气候  西安少陵塬
收稿时间:2015/5/13 0:00:00
修稿时间:2015/11/9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