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城市城区建设对周边水系生态基流的影响——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 |
| |
作者姓名: | 张昊晨 高建恩 康有财 林廷武 李文证 高哲 |
| |
作者单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 杨凌 712100,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及坡面治理工程的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与示范”(2017YFC0504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下垫面降雨径流侵蚀的流动变异特性研究”(41877078),“复杂下垫面暴雨径流侵蚀相似性模拟实验研究”(4137127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16ZDJC-20);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水土保持研究所重要方向项目(A315021615) |
| |
摘 要: | [目的]针对城市建设对周边水系河流生态特别是生态基流影响研究薄弱的问题,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及城边水系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兴城市城区建设与周边水系生态基流内在联系,为流域生态用水规划和河流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最枯月平均流量法计算河流生态基流量,以河流最枯月月均流量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间的关系确定保护河流生态功能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警戒值,并从输沙消污角度研究了城区建设对保障生态基流的影响。[结果]①杨凌城边的渭河、漆水河和小韦河需要保障的生态基流量分别约为6.0,0.2和0.1 m~3/s,宜作为杨凌示范区用水规划和3条河流水资源调配的依据;②小韦河最枯月月均流量与杨凌示范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符合指数函数规律,保障小韦河生态基流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警戒值约为60 km~2;③小韦河水体总氮和总磷月均浓度总体超过Ⅴ类水质标准,小韦河冬、春两季高污的现状使其生态基流的保障问题更加严峻和迫切。[结论]杨凌示范区城市建设与保障城边河流生态基流特别是小韦河生态基流的关系密切,海绵型城市建设是今后新兴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
关 键 词: | 生态基流 水体污染 保障措施 城市化 |
收稿时间: | 2019-05-13 |
修稿时间: | 2019-07-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