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花生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对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土壤异位增效淋洗修复研究
引用本文:叶 茂,孙明明,王 利,王静婷,魏海江,杨兴伦,蒋 新.花生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对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土壤异位增效淋洗修复研究[J].土壤,2013,45(5):918-927.
作者姓名:叶 茂  孙明明  王 利  王静婷  魏海江  杨兴伦  蒋 新
作者单位: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技术)项目(2009AA063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53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327)资助
摘    要:针对长三角典型区域内某废弃有机氯农药(OCPs)污染场地土壤,选择花生油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CD)作为环境友好的淋洗剂,并嵌合超声强化、升温辅助等增效洗脱技术,研究了其对OCPs污染场地土壤的洗脱修复效果。结果发现,在100 ml/L 花生油和50 g/L HPCD、50?C水浴和35 kHz超声 30 min、连续淋洗5次条件下,土壤中DDTs、氯丹(Chlordanes)、灭蚁灵(Mirex)和总量OCPs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9.6% ± 2.2%、94.0% ± 1.3%、91.3% ± 2.0% 和96.0% ± 2.5%。同时采用Tenax TA树脂连续提取法,监测每次连续淋洗后土壤中各组分OCPs解吸特性,发现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土壤中OCPs的400-h Tenax 可提取量逐渐减少,OCPs的快速解吸组分(Fr)和慢速解吸组分(Fsl)比例较原始土壤中的相应比例显著下降(P<0.01),OCPs的快速解吸速率常数(kr)、慢速解吸速率常数(ksl)和超慢速解吸速率常数(kvl)也较原始土壤中相应解吸速率常数显著降低(P<0.01)。综合考虑修复效率和土壤修复后潜在环境风险,3次淋洗可以认为较为合理。本研究为OCPs污染场地土壤的异位增效淋洗技术研发和淋洗终点判断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关 键 词:有机氯农药  羟丙基β环糊精  花生油  土壤淋洗  Tenax  提取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