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杧果‘金煌’ב热农1号’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分析
引用本文:武红霞,李星,许文天,郑斌,马小卫,苏穆清,梁清志,姚全胜,王松标.杧果‘金煌’ב热农1号’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分析[J].园艺学报,2022(2):416-426.
作者姓名:武红霞  李星  许文天  郑斌  马小卫  苏穆清  梁清志  姚全胜  王松标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园艺采后处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1000504,2019YFD1000504);;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CXTD410);
摘    要:以杧果‘金煌’ב热农1号’的F1代54个单株为材料,对其果实性状进行观测,并对单果质量等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对30个数量性状和描述性状进行了Shannon-Weaver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个数量性状(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果核长度和果核质量)在后代中的遗传符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在7.98%~41.73%之间,多样性指数在1.65~2.04之间,遗传传递力在84.74%~117.00%之间,果实大小等性状呈趋中变异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呈超亲遗传趋势。21个描述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16~1.48之间。主成分分析发现前10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5.19%,并筛选出单果质量、抗性、果形指数、果皮光滑度、果肉纤维长度、果核表面特征、果实风味、可溶性固形物、胚类型和果肉颜色作为评价杂交后代果实的主要性状。基于观测数据建立了杧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方法结合田间观察和实际观测结果筛选出8个优异的单株。

关 键 词:杧果  F1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分离模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