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水旱协调选择混合育种中冬小麦性状遗传相关分析及其早代性状选择
作者姓名:高海涛  张灿军  吴少辉  张学品  段国辉  吴少方  谢惠民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22;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22;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摘    要:为进一步完善水旱协调选择混合小麦育种方法,以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充分灌溉、旱作雨养单株稀播、旱作雨养产量比较和干旱棚抗旱性鉴定3种生态环境4种处理,分别研究了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对应性状相关关系及性状遗传力。结果表明,(1)产量比较试验中,小麦的抗旱性与成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经济系数呈较大正相关;在旱作雨养单株稀播条件下,小麦抗旱性与单株次生根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基部不孕小穗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呈较大正相关;在充分灌溉条件下抗旱性与农艺性状则无显著相关。(2)按照育种目标,充分灌溉条件下单株选择田选择的重点性状是千粒重、单株成穗数、穗长、株高,旱作雨养条件下,单株选择的重点性状是千粒重、穗长、单株次生根数。(3)不同生态环境下各性状的遗传力有所不同,穗长、株高、千粒重、基部不孕小穗在水旱两种环境下遗传力较高,因而具有双重的选择高效率,易于早代进行双重选择;遗传力高、易于早代选择的其他性状,在旱作雨养环境下为顶部不孕小穗数、单株次生根条数,在充分灌溉环境下为主茎小穗数、主茎穗粒数,而单株成穗数、单株产量不宜进行早代选择。

关 键 词:小麦  水旱协调选择混合育种  性状选择
文章编号:1009-1041(2006)05-0033-05
收稿时间:2006-01-09
修稿时间:2006-06-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