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稻植株不同部位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的研究
引用本文:应兴华,徐霞,欧阳由男,朱智伟,陈铭学,章林平.水稻植株不同部位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10(5):839-843.
作者姓名:应兴华  徐霞  欧阳由男  朱智伟  陈铭学  章林平
作者单位:[1]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310006 [2]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杭州310006
基金项目:浙江省分析测试科技计划项目(2008F70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00486)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实习生翟远建承担本课题研究农药残留前处理等工作.对此,深表谢意.
摘    要:为揭示三唑磷农药在水稻中的动态变化,研究了田间栽培条件下两个品种水稻(内2优6号和秀水09)不同组织部位中三唑磷分布和动态趋势。水稻抽穗前,经不同浓度三唑磷(2250、4500mL·hm-2)处理一次,分别于0、1、3、7、14、21、60d测定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等部位中三唑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为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施药后第21d,2种水稻品种叶片中三唑磷的降解率均大于95%;水稻茎秆、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其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出现最高浓度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施药后第0、0、1~3和21d,进一步表明,水稻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叶片中相应过程具有一致性,而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其在叶片和叶鞘中相应过程具有显著的滞后性。结合实际生产,水稻抽穗前应严格控制三唑磷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

关 键 词:水稻  三唑磷  动态分布  趋势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