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茎秆维管束结构基础研究
作者姓名:彭廷  可文静  熊加豹  王海彬  韩雨恩  孔许  张静  马国辉  魏中伟  林文雄  潘晓华  章秀福  马均  赵全志
作者单位: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5;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350002;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330045;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 杭州,311401;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成都,6111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摘    要:为探究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茎秆维管束结构基础,以具有不同产量潜力的4期超级杂交稻代表性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和Y两优900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4期超级杂交稻茎秆维管束结构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产量潜力的提高,4期超级杂交稻各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目均表现出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除倒5节小维管束面积和总面积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倒2节和倒3节大维管束面积和总面积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外,其他节间大、小维管束面积和总面积均表现为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随着产量潜力的增加,4期超级杂交稻的实际产量、穗粒数均表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第4期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较第1期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增产68. 83%,穗粒数增加87. 42%,而有效穗数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茎秆维管束结构特征与穗粒数、结实率以及产量存在正相关,而与千粒质量存在负相关,特别是上部茎节间小维管束和基部茎节间大维管束结构特征显著影响超级杂交稻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因此,4期超级杂交稻上部茎节间小维管束结构特征以及基部节间大维管束结构特征的改善是保证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不断提高、穗大粒多和结实率正常的前提。

关 键 词:超级杂交稻  茎秆  维管束  产量潜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