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五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致毒作用
作者姓名:马晓丹  薛明  李朝霞  赵海朋  纪桂霞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泰安 271018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7),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
摘    要:为明确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差异、作用特点和田间控制效果,采用药液定量滴加法比较了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其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LC50对4龄幼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及药剂致毒的温度效应和盆栽防效。结果表明: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韭菜迟眼蕈蚊2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均以虱螨脲最高,LC50分别为0.173 mg/L和0.295 mg/L,氟铃脲和氟啶脲次之,均高于对照药剂辛硫磷;而吡丙醚和灭蝇胺低于辛硫磷。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以LC50处理4龄幼虫后,虱螨脲、氟铃脲和氟啶脲对其存活幼虫后续发育历期、成虫羽化率和繁殖力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单雌产卵量较清水对照分别降低72.6%、57.8%和58.1%;灭蝇胺也可使成虫产卵量降低;吡丙醚可引起卵孵化率下降。该类药剂对其幼虫的毒力基本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虱螨脲、氟铃脲和氟啶脲7.5、15 g a.i./667 m2处理对当代4龄幼虫的防效较低,但对下一代幼虫的防效可达93%以上;虱螨脲、氟铃脲和灭蝇胺与新烟碱类的噻虫胺混用,可显著提高药剂的速效性,且持续控制作用好。

关 键 词:韭菜迟眼蕈蚊  昆虫生长调节剂  毒力  生长发育  温度效应
收稿时间:2014-07-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