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基本苗对‘南粳51’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 军,仲维功,杨 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不同基本苗对‘南粳51’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9):40-43.
作者姓名:王 军  仲维功  杨 杰  范方军  朱金燕  李文奇  王芳权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南京 210014)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江淮下游(江苏)粳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1BAD16B03);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资金“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其示范”[CX(12)100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粮食作物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102)。
摘    要: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水稻产量提高的基础,水稻基本苗是调节水稻群体结构的重要手段。为了研究不同基本苗对粳稻品种‘南粳51’产量的影响,进而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 ‘南粳51’为试验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每穴不同栽插基本苗数下‘南粳51’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株行距统一为13.3 cm×25 cm的条件下,‘南粳51’每穴4苗的实收产量最高,每穴5苗的实收产量最低,不同基本苗处理间实收产量顺序依次表现为4苗/穴>3苗/穴>2苗/穴>5苗/穴。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南粳51’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结实率逐渐增加,穗粒数逐渐降低,千粒重几乎没有差异。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说明:‘南粳51’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穗粒数的增加。

关 键 词:立地分类  立地分类  
收稿时间:2014/8/17 0:00:00
修稿时间:2014/8/17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