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家蚕化性研究
引用本文:段佑雲,孫榮祥.家蚕化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57(0).
作者姓名:段佑雲  孫榮祥
摘    要:1.地区气温年周期性变化规律,是家蚕化性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湿度、光照等为辅助条件。 2.有休眠期各类化性的家蚕,发育生长和休眠现象是在气温年周期性变化规律中一定程度的高温和低温交替的生存条件下形成的。 3.“一化性”家蛋的化性遗传性,为一年一个世代,但依品种不同,化性遗传保守性有强弱之分,一般说,生活在冬季愈冷地区的“一化性”种,其化性遗传保守性愈强,以其感受低温程度深,容易得到休眠的相对高温。 4.高温感光催青法,符合“二化性”家蚕化性遗传规律第二世代的温度条件和光照程度的要求,是为人工移用其第二世代的环境条件,故产生越年性卵。 5.温带的“二化性家蚕”,若长年累代的人工移用其第二世代环境条件(指主要的高温感光催青法)即易形成第二世代产越年性卵的化性遗传保守性,在春季将其越冬卵用15℃低温避光催青,仍产生多数越年性卵(瀛文是二化性遗传保守性强的品种,故产越年性卵率小)。如欲同复其一年两个世代的化性遗传性,可实行低温催青选育之。 6.“二化性”家蚕种,如用20℃所谓“中间温度”催青的,其化性动摇于第一与第二世代之间,故混生越年性卵及不越年性卵。 7.广东家蚕“有休眠期多化性”种,在广东地区越年性卵感受低温程度,是介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中间温度”,其化性遗传也表现了中间类型,有混生越年性卵及不越年性卵的现象,是化性遗传动摇的家蛋品种。 8.广东家蚕“有休眠期多化性”种引进温带地区,越年性卵感受各季严寒的低温后,可以减少年内世代回数。 9.广东家蚕“有休眠期多化性”种,夏秋各世代混生越年性卵及不越年性卵,秋末,春初各世代几全部产不越年性卵,若在年内每月均有桑叶供应的环境里,可利用其不越年性卵通过各世代轮转全年。 10.广东家蚕“有休眠期多化性”种各世代的不越年性卵若用高温催青低温饲育则越年性卵出现多,高温催青更高温度饲育反之;低温催青低温饲育全部产不越年性卵,低温催青,高温饲育亦然。 11.越南家蚕“无休眠期多化性”种,因越南地区气温年周期性变化规律中缺少15℃以下的低温条件,故其世代绵延,发育、生长、繁殖不已。 12.用温度、湿度、光线影响家蚕化性的现象,是化性遗传性的表现,若用“抑制质”;“化性决定”;“抗接触酶之质量,二重因素关系说”,都未能得到全面的解释。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