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麦子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Ⅱ 遗传模型和性状相关
引用本文:吕德彬,霍清涛,夏百根,李莲芝,阎滋福.小麦子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Ⅱ 遗传模型和性状相关[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4).
作者姓名:吕德彬  霍清涛  夏百根  李莲芝  阎滋福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郑州 450002,郑州 450002,郑州 450002,郑州 450002,郑州 450002
摘    要:以6个小麦亲本及其双列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子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了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子粒蛋白质含量、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绝对含量、醇溶蛋白和球蛋白相对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清蛋白相对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模型;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绝对含量、球蛋白相对含量为部分显性到完全显性。子粒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部分显性,醇溶蛋白相对含量表现为完全显性到超显性;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绝对含量、球蛋白相对含量的遗传表现出高值为隐性、低值为显性的趋势。子粒蛋白质含量、醇溶蛋白相对含量表现出高值为显性,低值为隐性的趋势;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组蛋白质组分间(清蛋白、球蛋白归为一组;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归为另一组)存在着相互拮抗作用,而各组内的两性状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此外,本文还对各亲本中控制各性状遗传的显隐性基因的比例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小麦  蛋白质  蛋白质组分  遗传模型  相关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