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裸燕麦品质资源AFL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徐微,张宗文,吴斌,崔林.裸燕麦品质资源AFL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作物学报,2009,35(12):2205-2212.
作者姓名:徐微  张宗文  吴斌  崔林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2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东亚办事处,北京100081;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室,山西太原030031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国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B05-11)和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资助。
摘    要:用20对AFLP引物组合对281份栽培裸燕麦(Avena nud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得到1 137条带,其中260条为多态性带,引物的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22.96%,平均多样性信息指数(PIC)为0.0326。以地理来源分组,不同来源的组群Simpson指数在1.235~1.495之间,Shannon指数范围为0.1558~0.4437,组群内变异贡献率为83.45%,组群间变异占16.55%。组群大小与多态性位点数、组群内变异贡献率、Simpson指数及Shannon指数显著相关。内蒙古和山西资源多样性丰富,东北地区资源独特,西部地区资源遗传结构单一,东欧组群与内蒙古组群遗传关系最近。国内组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国外组群。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相比,组群内变异贡献率较高。建议在遗传多样性丰富地区进一步收集裸燕麦资源,并加强对材料少、代表性较差的地区,如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裸燕麦地方品种的收集,以丰富我国的裸燕麦基因源。

关 键 词:裸燕麦  AFLP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收稿时间:2009-01-06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