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过程土壤解磷微生物种群及活性
摘    要: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固体平板法、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及注释方法,分析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解磷微生物的数量、种群及活性。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土壤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效果最好,恢复23、8年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效果次之,恢复18年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效果较差;在不同解磷微生物中,无机磷溶磷菌的数量少于有机磷解磷菌的数量。对菌株通过序列拼接、过滤和去嵌合体后,得到优化序列,然后进行OTU聚类及注释。依据聚类结果,可以进行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依据注释结果,可得到各水平的分类信息,从而进行样本组成及样本间群落结构差异相关分析。利用OTU聚类注释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中包含14种不同科属的解磷细菌;对细菌的丰度分析表明,不同恢复年限的落叶松人工林的根际土,细菌种类和丰度相似,但非根际土之间解磷细菌的种类和丰度差异较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