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包膜脲酶抑制剂增效尿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作者姓名:李玉  王茂莹  张倩  朱营营  董元杰  贺明荣
作者单位:1.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2.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1705);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SD2019ZZ021);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7CXGC0301)
摘    要:为有效提高尿素氮利用率,促进新型缓/控释氮肥的研发。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脲酶抑制剂氢醌(HQ)部分或全部包膜与尿素掺混施用对小麦生长及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和脲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对照(CK)、普通尿素(U)、U+普通HQ(SRU1)、U+包膜HQ(SRU2)和U+30%普通HQ+70%包膜HQ(SRU3)。结果表明:与SRU1相比,包膜HQ能够促进小麦生长,改善小麦产量构成,增加小麦产量,并提高氮素利用率,其中SRU2、SRU3分别增加了小麦产量的34.71%,56.54%;与SRU2相比,SRU3处理中普通HQ与包膜HQ配合施用前期能够有效抑制尿素水解,维持土壤中NH_4~+—N的适宜浓度,后期能增加土壤NH_4~+—N含量,保证土壤有效氮的持续供应,减少氮素损失,使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土壤脲酶活性维持在较低水平。综上,HQ部分包膜与尿素掺混施用的SRU3处理土壤氮的供应能力最强,氮素利用率最高,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关 键 词:脲酶抑制剂  小麦生长  产量  土壤氮  脲酶活性
收稿时间:2019-08-2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