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SWAT模型的湘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径流模拟研究
作者姓名:罗巧  王克林  王勤学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长沙410125
3.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 日本筑波305-8506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农业生态系统氮磷循环与调控创新团队项目(KZCX2-YW-T07)资助
摘    要: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产生重要影响, 显著影响到流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应用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 对湘江流域内5个水文站点(湘潭、株洲、衡山、衡阳、归阳)的月径流进行了模拟。选取1998~2002年作为模型校准期, 以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I)和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 率定出7个模型敏感参数, 并用2003~2007年的月径流进行模型验证。研究表明, 除归阳站点外, 其余4个站点月径流模拟的R2NSI都高于0.82, 有的甚至达到0.92, 说明模拟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 以《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为依据, 设置了3种土地利用情景模式, 以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径流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比较显著, 情景1中, 随着165.40 km2的耕地转为林地以及793.91 km2的耕地转为草地, 径流深模拟输出减小1.28 mm; 情景2中, 随着8 173.96 km2的林地转为耕地以及337.56 km2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 径流深模拟输出增加15.61 mm; 情景3中, 随着500.02 km2的未利用地转为耕地, 径流深模拟输出增加1.16 mm。因此, 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将减少径流, 而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导致径流的增加。在对湘江流域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水文效应和经济效益, 充分认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关 键 词:湘江流域  径流  土地利用  SWAT模型  敏感性分析  水文效应
收稿时间:2011-02-24
修稿时间:2011-05-3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