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垄沟集雨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作者姓名:寇江涛  师尚礼  王琦  尹国丽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 730070;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研究中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农业部行业专项(201003023)、全国种质资源保种项目(NB2130135)和国家现代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A-35)资助
摘    要:在旱作条件下, 将垄沟集雨措施应用于紫花苜蓿种植, 研究沟垄宽比和覆膜方式对2年龄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水分状况、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全越冬期, 膜垄和土垄处理0~120 cm土壤水分平均散失量分别低于CK(平作)28.43 mm和13.61 mm。膜垄处理整个集雨期的蓄墒增加率为59.03%~99.27%, 产流效率为53.43%~91.72%; 2009年集雨前期(4月上旬~6月上旬)土垄处理的蓄墒增加率、产流效率分别为1.92%~2.74%和1.71%~2.55%, 2009年集雨中后期(6月中旬~9月下旬)土垄处理的蓄墒增加率、产流效率较集雨前期显著升高, 分别为8.85%~36.77%和8.01%~35.82%; 膜垄和土垄处理的蓄墒增加率、产流效率均随垄面宽度增加而显著增加, 且膜垄的蓄墒增加率、产流效率显著高于土垄处理。垄沟集雨种植能够显著降低0~40 cm土壤层容重, 且0~20 cm土壤层容重降幅表现为膜垄大于土垄。垄沟集雨种植也能够显著增加0~40 cm土壤层孔隙度, 且0~20 cm土壤层孔隙度增幅表现为膜垄大于土垄。

关 键 词:紫花苜蓿  垄沟集雨  沟垄宽比  土壤水分  容重  孔隙度  蓄墒增加率  产流效率
收稿时间:2010-11-11
修稿时间:2011-05-3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