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源”、“汇”过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及应用
作者姓名:李强坤  胡亚伟  孙娟  李怀恩
作者单位:1.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郑州 450003;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郑州 450003
2.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郑州 450003
3.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西安71004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902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403303)和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院所专项基金项目(HKY-JBYW-2010-12)资助
摘    要:根据农业非点源污染产移特点, 将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分为田间产污的“源”模块以及模拟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运移的“汇”模块, 其中“源”模块又包括农田灌溉(降水)排水子模块及农田灌溉(降水)排水中污染物浓度计算子模块。应用DRAINMOD模型模拟田间尺度的灌溉(降水)排水, 同时将农田的施肥和灌溉过程“合成”作为田间污染物浓度的脉冲输入, 以逆高斯分布作为综合作用函数, 建立农田尺度的灌溉排水污染物浓度估算模型, 二者结合构成农业非点源污染田间产污模块; 应用一维水动力学基本方程和非保守性污染物迁移方程, 建立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沟渠“汇”模块。并以黄河上游青铜峡灌区为例进行了示例应用, 依据典型田块以及排水沟渠农业非点源污染监测试验资料, 结合灌区作物种植结构, 计算了2008年5~9月青铜峡灌区输出污染负荷, 结果为盐分470 099 t、总磷98.17 t、总氮3 593 t、硝态氮2 122 t、氨态氮426 t。通过示例验证, 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 键 词:农业非点源污染  估算模型  “源”、“汇”模块  青铜峡灌区  污染负荷
收稿时间:2010-12-27
修稿时间:2011-05-3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