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制
引用本文:肖丽君.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制[J].山东畜牧兽医,2014(8):42-43.
作者姓名:肖丽君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县畜牧水产局,421200
摘    要:伪狂犬病(Pseudo rabies),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疫病。该病最早于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发现。猪的伪狂犬病1939年在爱尔兰东北部首先发现。是由疱疹病毒I型(suidherpesvirus)所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致怀孕母猪流产、死产、产木乃伊;公猪可发生睾丸腱鞘炎等繁殖障碍;仔猪表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高死亡率,尤其是初生仔猪其死亡率可达100%;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状态。其危害仅次于口蹄疫和猪瘟,国际兽疫局(OIE)已将猪伪狂犬病列为B类疾病(B/002)。该病已成为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热病的流行,猪伪狂犬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阻碍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关 键 词:猪伪狂犬病  急性传染病  防制  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  初生仔猪  伪狂犬病毒  国际兽疫局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