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及应用前景
引用本文:王曼茜,李庆豪,孙娟,胡慧,金鑫.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及应用前景[J].中国畜牧兽医,2023(7):2688-2696.
作者姓名:王曼茜  李庆豪  孙娟  胡慧  金鑫
作者单位:1.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 动物病原与生物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2B230007);
摘    要:近年来随着体外建模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细胞试验存在着细胞单一、难以模拟机体复杂的组织结构和正常生理、病理状态等缺点,以及动物试验的昂贵费用和相关生理伦理等问题,类器官逐渐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类器官来源于机体自身组织及干细胞,是通过体外3D培养形成的具有原始组织及器官的三维结构细胞团块,在组织结构、细胞类型和功能等方面与来源组织高度一致。这种类器官模型的构建,不仅为替代再生组织及器官的研究提供更多方法,还在组织移植和修复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主要对促进类器官成熟的培养方法进行介绍,详细阐述了微孔阵列法、微流体法、生物反应器法和水凝胶基质法4种方法,并回顾了有关类器官培养系统的历史演变,分析了近年来学者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限制和未来挑战,以及类器官在新兴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和展望,旨在为类器官培养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及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关 键 词:类器官  培养方法  3D细胞培养  应用现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