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区域布局研究
引用本文:李立军,褚庆全.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区域布局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16-21.
作者姓名:李立军  褚庆全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系统研究中心,北京100094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农业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化技术研究",编号2001BA513B3.
摘    要:以2001年中国耕作制度区划为基本蓝图,通过分析全国2500多个县的基本农业生产数据库,确立了全国各熟制区粮食作物高、中、低产布局,并对未来粮食安全的生产战略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20年,若全国低产区域粮食总产保持在8862万t;中产区域的单产提高到高产区域的水平,即中产区域粮食总产达到19784万t;高产区域的粮食单产再提高30%,即粮食总产达到32643万t,则全国粮食总产可达到61289万t,基本满足15亿人口的粮食需求。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建议:进行全面产量区划,在对全国国粮食产量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建立0.3亿hm。左右超高产田和0.3亿hm^2左右高产田,稳定0.3亿hm^2左右的中低产田,建立1亿hm^2“国家粮食安全基地”;尽快确立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长期研究机制,建立高产、超高产综合技术体系,力争首先在实验田实现:一熟地区粮食产量达到1000kg,二熟地区达到1500kg,三熟地区接近1800~2000kg;建立“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预警中心”,开展国内外粮食安全的综合性研究,为国家提高粮食单产提供技术高产、超高综合技术体系与示范样板。

关 键 词:中国  粮食  生产能力  区域布局  
文章编号:1008-0864(2004)04-0016-06
修稿时间:2004年7月6日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rop Integrated Production Capacity in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