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奶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作者单位: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 050000
摘    要:<正> 奶牛病毒性腹泻也称黏膜炎。该病属黄病毒科瘟疫病毒属。大多数是隐性或轻度不易觉察的感染,急性感染以发热、厌食、鼻漏、咳嗽、腹泻、消瘦、白细胞减少、消化道黏膜发炎、糜烂及淋巴组织显著损伤为特征。1 临床症状急性的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42℃,仅持续2~3天,随后下降,有的还表现第二次体温升高。随着体温的升高,白细胞减少,持续1~6天,继而白细胞数量又会增多。病牛厌食、鼻漏、流涎、呼气恶臭,通常在口内黏膜损坏之后便发生严重腹泻,初始是水泻,后带有黏液和血,有些病例常有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导致跛行。慢性病牛发热症状不明显,体温稍微高于正常牛的体温,一般不腹泻,最明显的症状是鼻镜上有糜烂物,眼有分泌物.齿龈炎、蹄叶炎,趾间皮肤糜烂坏死。感染此病的牛通常在7~14天或直至康复期间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期间对继发感染非常敏感,在有有害菌(如巴氏杆菌、昏睡嗜血杆菌、霉形体等)存在时很易引发继发病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