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奶牛乳房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黄宇翔,黄鑫华,李尊江.奶牛乳房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乳业,2005(10):38-40.
作者姓名:黄宇翔  黄鑫华  李尊江
作者单位:1. 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富裕,161200
2. 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大庆,160039
3. 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哈尔滨,150069
摘    要:奶牛乳房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乳房炎症,是奶牛饲养业的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一般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隐性型),引起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通常主要病原是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霉形体。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而在一个牛群中大多数乳房炎(大约90%)是隐性型的,奶牛发病后造成产奶量下降,大量的乳房炎阳性奶的废弃,严重感染后造成奶牛提早淘汰,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能否及时准确地作出早期诊断对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乳房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奶牛乳房炎  诊断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理学变化  理化性质  组织发生  链球菌属  大肠杆菌  经济损失  早期诊断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