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土壤生态学的新体系
引用本文:陈清硕.土壤生态学的新体系[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81(3).
作者姓名:陈清硕
摘    要:新的土壤生态学是系统论的土壤学,是在发生学土壤学基础上的新发展。系统论土壤学认为,土壤是一个系统,一般所指的成土因素的很大部分应当纳入系统的组成分。系统论土壤学所指的土壤环境条件是指那些非往返单向交通的因素,主要是人为条件,但人既是环境因素,也是土壤系统的一个组成分。所以新科学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发生学土壤学对土壤自然体和成土因素的看法。系统论土壤学认为,土壤系统并没有物理边界,只有概念上的边界。土壤系统延伸的界面,就是和土体部分(A B层)发生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的那一个空间部分。高等绿色植物才是土壤系统的主要生产者,不能限于藻类。系统论土壤学认为土壤系统在整体水平上的结构是一种层状结构,是系统不同组分间排列的空间几何学构造,是系统中物质和能量转化的途径。能量和物质转化的效率就是系统的功能,它是不能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如土壤的物理化学分析来说明的。所以对土壤肥力的理解不仅是土壤理化生物性质的综合表现,而是环境,植物生长和土壤性质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系统论土壤学认为土壤系统不论在整体和亚系统水平上的结构,本质上都是一种耗散结构,是要求补充能量才能维持结构状态的,所以系统论土壤学主要是研究土壤系统中物质和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规律,对成土因素的研究也从传统的要素分析转变为从整体性立场出发的系统分析。研究立场的转变,最主要的是把土壤看做是一个系统,从而可以把系统论土壤学定义为“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规律和最佳控制途径的科学”。系统论土壤学认为天然土壤系统的稳定性是藉系统的自动调节机制保持的,但人工土壤系统因反生态过程提高了系统的振荡性,从而形成了它的内在缺陷。因为结构是功能的框架,所以改造不合理的系统结构,是提高土壤系统功能的关键。系统论土壤学主要从信息方面来研究系统的控制,通过建立模型对系统进行反馈调节。作者根据人口压力这个信息,提出了一个C.M.C.体制的模型,并对传统的农业评比政策提出了异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