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退耕还茶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作者姓名:王永东  郑子成  李廷轩  申燕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富营养化水体及土壤磷的提取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2013NZ0044);四川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团队项目(2014)
摘    要:[目的]研究退耕还茶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特征,旨在为深入了解退耕还茶后土壤质量变化趋势及研究区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川西低山丘陵区名山区退林还茶地为对象,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并以相邻退耕还林地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退耕还茶地土壤动物群落以蜱螨目(A)、线虫纲和弹尾目(C)为优势类群,其类群数、密度、Shannon-Wiener指数、密度—类群指数和群落复杂性指数均低于退耕还林地,而群落A/C值较大,且差异多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退耕还茶地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密度—类群指数均以秋季最高,呈单峰曲线变化,且季节间波动大于退耕还林地。受2008年春季的冰冻天气影响,退耕还茶地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和密度类群指数明显降低,并在2009年有一定回升,而退耕还林地动物群落结构受气候影响较小。[结论]退耕还茶地土壤动物群落对季节变化和低温天气等外界干扰反应较退耕还林地强烈,且对生态环境给予的负面刺激的反馈能力相对较差。与退耕还林相比,退耕还茶地生态系统可能存在更大的潜在风险。

关 键 词: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退林还茶  退耕还林  季节动态  年份动态
收稿时间:2014-12-12
修稿时间:2015-03-29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