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作者姓名:郑尧  邴旭文  范立民  裘丽萍  宋超  孟顺龙  胡庚东  吴伟  徐跑  陈家长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养殖技术与环境岗位”(CARS-4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池塘养殖水质净化和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BAD13B03);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共生养殖模式下鱼腥草化感作用对罗非鱼免疫增强效应的研究”(2015JBFR03)。
摘    要:为研究浮床栽培鱼腥草(0、5%、10%和15%种植面积)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的水质净化作用,测定了NH_4+~-N、NO_3~--N、NO_2~--N、TN、TP、CODMn等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7—8月份鱼腥草处理组NO_3~--N下降,与此同时带来了NH_4~+-N(除5%处理组)和NO_2~--N的上升。9月份浮床栽培鱼腥草对5种水质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在3%~38%之间。5%鱼腥草种植面积适合进行中试。通过鱼腥草的采收,5%鱼腥草处理组叶、根茎的产量分别可达112.4、1619.2 kg/hm~2,且可从养殖水体带走0.38 g/m~2的总氮,0.06 g/m~2的磷元素;同时收获鱼总重和所测生物学指标(除体重)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且对成活率和饵料系数无多大影响。

关 键 词:浮床栽培  鱼腥草  池塘养殖  吉富罗非鱼
收稿时间:2016-01-07
修稿时间:2016-04-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