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江黄羊肉髯相关的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体重、体尺和繁殖性能的相关分析
引用本文:聂露,谭永乾,李利,张红平,陈瑜,陈勇,苗斌,王定国,刘金鑫,周立新.南江黄羊肉髯相关的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体重、体尺和繁殖性能的相关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3).
作者姓名:聂露  谭永乾  李利  张红平  陈瑜  陈勇  苗斌  王定国  刘金鑫  周立新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巴中市南江黄羊科学研究所;成都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目的】寻找与山羊肉髯相关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分析肉髯性状与体重、体尺和繁殖性能的相关性。【方法】以南江黄羊为试验材料,对肉髯性状候选基因区域(Chr10:25 Mb~28 Mb)的15个SNP位点进行检测分析;测量肉髯长度和周长,观察肉髯切片的组织形态;进一步比较分析有肉髯个体和无肉髯个体之间的体重体尺性状(包括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和繁殖性状(包括初产和经产母羊产羔率)的差异。【结果】南江黄羊Chr 10:25 Mb~28 Mb区域内,仍未发现与肉髯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两侧肉髯的长度之间、周长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单侧肉髯长度与周长并无显著性相关(P0.05)。在生长发育早期,肉髯个体的体长和体高较小(P0.01),到成年后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肉髯个体的体重和胸围也更小(P0.01),尤其是在6月龄至成年后。而有肉髯和无肉髯初产和经产母羊的产羔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山羊肉髯性状候选基因区域内未发现与肉髯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有肉髯山羊的体重和体尺均小于无肉髯山羊,但肉髯对母羊产羔率无显著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