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琵琶柴和沙拐枣茎的木质部结构的差异性及空间变异特征
作者姓名:沈辉  张静  彭兰  陶冶  臧永新  张元明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植物基因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4. 新疆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学者”项目(2021-XBQNXZ-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基金(U20032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2D01D083);
摘    要:木质部结构性状是植物适应不同水分条件的基础,也是植物响应环境条件变化的核心属性之一。以西北荒漠区的典型灌木琵琶柴(Reaumuria soongarica)和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对其木质部结构和水力功能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了解同一生境中不同物种的差异性或相似性,以及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木质部结构性状的可塑性。结果表明:(1)琵琶柴和沙拐枣的木质部结构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沙拐枣平均导管直径、脆弱性指数显著高于琵琶柴,而导管密度、导管分组指数则相反。(2)琵琶柴和沙拐枣的木质部结构性状随气候变化的规律具有差异,随年均降水量和干旱指数的增加,沙拐枣的平均导管直径与导管厚跨比显著下降,而琵琶柴的平均导管直径与导管厚跨比与之无关,仅理论导水率与年均降水量和干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琵琶柴木质部导水系统存在效率与安全的权衡,而沙拐枣中没有表现出效率和安全的权衡关系。(4)性状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琵琶柴和沙拐枣的中心性状均为平均导管直径,平均导管直径的变化介导了性状网络的变化。琵琶柴和沙拐枣的木质部结构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沙拐枣,琵琶柴水分利...

关 键 词:优势灌木  琵琶柴  沙拐枣  木质部结构  植物性状网络  气候因素  生态适应策略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