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河南仰韶村遗址原始农业活动研究
作者姓名:杜凯闯  王文静  吴克宁  查理思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26)资助。
摘    要:分析古土壤特征是获取古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特征来推导不同时间尺度下原始农业信息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区内的文化剖面和自然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的孢粉、炭屑、有机碳同位素、植硅体等古土壤特征定量分析,推测当时的粮食作物等原始农业信息。结果表明:通过分析两者的孢粉、炭屑,发现当古人类活动开始增强后,对于生存、生活所需的植物,古人类有选择性地种植和采摘,导致禾本科含量增加明显,藜科含量也较高,而利用价值不大的植物则因居住、耕作需要而被砍伐、焚烧,导致木本、蕨类含量减少。通过有机碳同位素和植硅体分析,发现在古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以C_3植物为主的自然植被类型转变为以C_4植物为主的人工植被类型,其遗址区内农作物以粟、黍为主,并发现有水稻,推测该遗址在仰韶晚期处于"北粟南稻"交错地带。

关 键 词:古土壤  原始农业  孢粉  炭屑  有机碳同位素  植硅体
收稿时间:2017-04-13
修稿时间:2017-05-2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