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概述
引用本文:赵廷昌,冯凌云.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概述[J].辽宁农业科学,1992(3):12-15.
作者姓名:赵廷昌  冯凌云
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摘    要:玉米茎腐病,另有枯萎病、茎基腐病、基腐病、根腐病、晚枯病、黑束病和青枯病之称,是世界上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法国、南斯拉夫等20多个国家均有该病发生。一般年份病区发病率为10~20%。减产25%左右,局部地区减产达505%以上。其中美国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遍布22个州,减产20~30%。在我国20年代即有该病发生,70年代以来各玉米产区相继发生,广西、湖北、四川、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天津、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市均有分布。张超冲等在70年代初对广西20多个县调查结果表明,病株率轻者为1~5%,一般为15~20%,重的可达50~60%,个别地块超过90%。陕西4个

关 键 词:玉米  茎腐病  病害  发病规律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