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引用本文:王凤云.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J].预防兽医学进展,2014(5):96-96.
作者姓名:王凤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抚远县畜牧兽医局,抚远156500
摘    要: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是各种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型突然发病、下痢,出现急性败血症症状;慢性型以鸡冠、肉髯水肿和关节炎为特征。1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成员。本菌为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单个存在,不形成芽孢,无鞭毛,新分离的强毒菌株具有荚膜。采血液涂片,用姬姆萨染色后,两端着色深,中间着色浅,呈现明显的两极着色。这种病菌存在于病禽的鼻腔、血液、肝脏、脾脏等器官中,对高温抵抗力较差,60℃10min即被杀死。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冬季,死禽体内的巴氏杆菌能生存2~4个月,埋在土壤里可以生存4~5个月,在厩肥中至少存活1个月。对一般的消毒药物抵抗力不强,用1%石炭酸、0.02%升汞、3%的臭药水即可杀死。

关 键 词:禽巴氏杆菌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  防治  败血性传染病  血液涂片  急性败血症  革兰氏阴性  姬姆萨染色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