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团聚体碳分布的影响
引用本文:罗友进,赵光,高明,魏朝富,赵丽荣.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团聚体碳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6).
作者姓名:罗友进  赵光  高明  魏朝富  赵丽荣
作者单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南大学生态学重点学科"21I工程"项目,西南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
摘    要:植被覆盖通过其输入有机物料的差异影响着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进而对其土壤的团聚过程和有机碳的矿化产生影响。该文通过对重庆缙云山四种植被类型覆盖(灌草丛、楠竹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下土壤团聚体碳分布以及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分析,探讨了植被覆盖对这两者的影响以及两者的相互联系。植被覆盖影响着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和团聚体碳分布。就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量(42天)而言,表现为灌草丛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有机碳日均矿化速率在培养前期(前8天)差异较大,之后则趋于一致。除灌草丛土壤外,楠竹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覆盖土壤团聚体均以0.25~2 mm和0.25 mm团聚体为主,其总量达到65%以上。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表明灌草丛土壤结构稳定性要优于其它植被覆盖土壤,而楠竹林土壤结构稳定性最差。除灌草丛土壤外,0.25 mm团聚体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载体;其次是0.25~2 mm团聚体。简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矿化系数与0.25 mm团聚体含量成负相关,与5 mm团聚体有机碳库成正比。因此,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保护作用是土壤有机碳分配和矿化分解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植被覆盖  团聚体  有机碳  矿化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in Aggregates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Covering
LUO You-jin,ZHAO Guang,GAO Ming,WEI Chao-fu,ZHAO Li-rong.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in Aggregates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Covering[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10,24(6).
Authors:LUO You-jin  ZHAO Guang  GAO Ming  WEI Chao-fu  ZHAO Li-r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