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墒对冬小麦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任三学赵花荣 郭安红刘庚山 安顺清 |
| |
作者单位: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和农业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和农业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和农业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和农业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和农业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09B-15),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02EFN217401301)。 |
| |
摘 要: | 设计5种不同底墒处理,结合冬小麦苗期控水、抽穗复水的人工干预,通过钻取0~200cm根系样本和生育期内连续观测最大根深,对应分析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因素,以了解底墒通过调控根系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和土壤水分的利用对冬小麦地上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底墒充足时诱导根系相对较多地向土壤纵深下扎,形成了上层相对较少、深层相对较多的根系构型,其0~30cm浅层根系生物量占0~200cm整层比例较底墒较差的处理少10.95个百分点,而100~200cm深层偏多5.70个百分点,延深了根系汲取土壤水分的深度,而且底墒在冬小麦全生育期中持续发挥着水分调节作用。底墒充足时收获指数、水分利用效率(WUE)都最高,其收获指数为0.4920,WUE为1.5479g/(m2·mm),分别比底墒较差的处理偏高0.0823和0.3030g/(m2·mm)。
|
关 键 词: | 冬小麦 底墒 植株生长 产量 水分利用率 |
文章编号: | 1009-1041(2005)04-0079-07 |
收稿时间: | 2005-02-22 |
修稿时间: | 2005-05-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