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讨水稻白化复绿突变体白784的生理特性和相关遗传机制,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下白784的表型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白化表型受温度控制,20、22、24℃低温处理使白784叶片的色素合成不同程度受阻,叶片呈白化表型;与对照相比,白784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20℃处理(10 d)白784叶绿素a、叶绿素b较对照分别下降95.18%(P0.01)、86.86%(P0.01);22℃处理(14 d)白784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较对照分别下降96.19%(P0.01)、93.25%(P0.01)、92.76%(P0.01);24℃处理(12 d)白784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较对照分别下降86.17%(P0.05)、91.67%(P0.01)、95.30%(P0.01);26℃处理(12 d)白784叶色绿化,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27.63%、25.70%、27.17%(P0.05);28℃处理(12 d)白784叶色与正常无异,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差异不显著;表明24~26℃是白784叶色白化的敏感温度。同时构建F2作图群体(白784×郑州早粳),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结果表明,该突变体温敏白化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424个SSR分子标记将Abt6初步定位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上,位于标记RM5988~RM6071,与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4、9.7 c M;进一步扩大F2群体,在F2、F3群体白化单株中寻找目标区段发生重组的个体,利用In Del标记分析目标区段杂合单株的标记基因型,将Abt6定位在In Del标记Y15420~Y15648,标记间物理距离约278 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