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转基因B.t.抗虫棉新品系93R─4抗虫机理及喂饲结果简报
作者姓名:刁玉鹏  谢方灵  刘胜安  刘金定  刘建功  杨晓东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
摘    要:苏云金芽孢杆菌(B.t.)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产生一种伴胞晶体蛋白,被称为δ─内毒素或杀虫晶体蛋白(ICP,Insecticidalprotein)。目前所发现的ICP的毒杀范围包括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的昆虫,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杀剂。B.t.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为一种碱溶性蛋白(ICP),典型的ICP由两个部分构成,N端的活性片断和C端的结构片断.活性片断由毒性区与细胞结合区组成。携带结构片断的ICP被称作原毒,它经昆虫中肠道的蛋白酶消化后,可产生有毒性的毒性肽。具体步骤是:原毒素进入昆虫消化道后,先溶解,然后被某些特定的蛋白酶水解,释放出毒性肽。激活后的活化毒性肽的细胞结合区可与昆虫中肠道的纹缘膜上的受体结合。有人认为该受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活化毒性肽的毒性区作用于细胞膜,使细胞膜穿孔,破坏了细胞的渗透平衡,并最后引起细胞裂解使昆虫死亡。B.t.毒蛋白能否毒杀某类昆虫取决于两点:(1)B.t.毒蛋白能否在昆虫的消化道深解,不同种类昆虫的消化道环境不同,而类型不同的ICP正常水解所需环境不同;(2)昆虫的消化道细胞膜上是否存在特异性受体、是否能与对应的毒性肽结合。有资料表明:B.t.的毒性与毒性肽和昆虫中肠道细胞的受体的结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