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闽桂地区尖凹大叶蝉线粒体基因COⅡ的多态性及遗传分化
引用本文:倪俊强,杨茂发,孟泽洪.闽桂地区尖凹大叶蝉线粒体基因COⅡ的多态性及遗传分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1(9).
作者姓名:倪俊强  杨茂发  孟泽洪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子项目“中国动物志同翅目叶蝉科大叶蝉亚科编研”(2006FY120100),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项目中国动物志同翅目叶蝉科大叶蝉亚科编研(2006FY120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叶蝉亚科系统分类及其多媒体鉴定系统研究”(3077025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大叶蝉亚科系统学及云南木蠹象引诱剂研究”(NCET-07-0221); 贵州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基于ITS2基因对中国凹大叶蝉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省研农2010002)
摘    要:为了研究闽桂地区尖凹大叶蝉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对闽桂地区尖凹大叶蝉5个不同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Ⅱ基因部分片段进行了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COⅡ基因590bp的序列中,碱基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38.8%、33.8%、16.4%和11.1%,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表现出强烈的A、T偏向性,密码子第3位点的A+T含量高达87.6%。碱基替换主要发生在密码子第3位,转换大于颠换,且转换多发生在T-C间。尖凹大叶蝉群体内COⅡ基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且各地理种群间已产生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中性检测显示尖凹大叶蝉进化遵循中性模型,且在过去呈现种群扩张趋势。尖凹大叶蝉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0.042。种群系统发育树显示出尖凹大叶蝉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符合所处的地理区划,与地理距离间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推断遗传分化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所处的生态环境。

关 键 词:尖凹大叶蝉  mtDNA-COⅡ  地理种群  遗传分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