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耕作方法和施氮量对旱作农田土壤CO_2排放及碳平衡的影响
摘    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近年来黄土高原旱作玉米主要的生产技术之一,其采用的耕作方法包括深松耕、免耕、旋耕和翻耕,因此,研究不同耕作方法下旱作玉米农田土壤CO_2排放特征对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的综合评价和管理措施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4种耕作方式(深松耕、免耕、旋耕和翻耕)结合两种传统施氮量(300和200 kg·hm~(-2))处理下旱作玉米农田土壤CO_2的排放规律及碳平衡。结果表明,土壤CO_2日排放速率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2:00-14:00和4:00-6:00,趋势与大气温度变化一致;生育期内各处理土壤CO_2排放速率均随生育进程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各处理波动规律基本一致,峰值出现在拔节期、大喇叭期与花期交替期,谷值出现在成熟期,翻耕措施下土壤碳排放总量和作物碳排放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耕作方式(P0.05),其他耕作方式间差异不显著(P0.05);施肥量为300 kg·hm~(-2)时土壤CO_2排放总量显著高于200 kg·hm~(-2)(P0.05);农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固碳潜力在耕作方式间差异显著,深松耕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施氮量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从固碳减排的角度,深松耕措施和传统施氮量(200 kg·hm~(-2))相结合是黄土高原旱区玉米较好的管理模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