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昆虫性诱剂防治大豆食心虫
作者姓名:王克勤  李新民  刘春来  刘兴龙  王爽  孙毅民  王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哈尔滨,15008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厅"十一五"重点项目"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摘    要:为明确人工合成的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对大豆食心虫的虫情监测和控制作用,为其在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用人工合成性诱剂监测大豆食心虫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哈尔滨地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期大约为1个月,高峰期为8月7日至8月14日,与传统的目测惊蛾法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4种不同田间诱蛾方式研究表明:水盆的诱蛾效果好于诱捕器,加入少量杀虫剂后诱捕器防治效果达到43.82%,而水盆加入少量杀虫剂后效果没有提高.2007年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开展大面积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为45.9%.2008年单用性诱剂+诱捕器防效为50.0%,在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防治效果达62.7%.性诱剂诱捕法可作为大豆食心虫田间虫情测报的一种适用工具.通过定点定期的田间诱捕观察,明确了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动态,为适时防治提供依据.在田间应用大豆食心虫性诱剂防治害虫时,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即提高了防虫效果,又不污染环境.

关 键 词:大豆食心虫  性诱剂  防治

Control of Soybean Pod Borer(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with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Abstract:
Keywords:soybean borer (Leguminivora glycinivoreUa(Mats))  synthetic sex pheromones  control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