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昆仑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以和田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姜云璐,曹月娥,贺忠发,宗亚飞,何浩天,赵敏,许仲林.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昆仑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以和田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70-75.
作者姓名:姜云璐  曹月娥  贺忠发  宗亚飞  何浩天  赵敏  许仲林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教育部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教育部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运用2000、2005、2010和2015年LUCC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处于昆仑山区的新疆和田地区16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2025、2030年和田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近16年来和田地区为代表的昆仑山区土地利用处于快速变化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与幅度反映2000—2015年和田地区各类土地利用变化中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较明显,分别增加了985、21 km2,其他各类用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少最多的是草地,减少面积555 km2,其次是未利用地,减少面积398 km2。从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2000—2015年耕地和建设用地单一动态度较大,其他地类单一动态度较小,表明在研究期间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较快,其他地类面积都有不同程度减少。从土地利用转移方面来看,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主要发生在2000—2005和2010—2015年,转移地类主要是发生在草地—耕地、未利用地—耕地和耕地—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转移空间变化主要表现在沿河流纵...

关 键 词:昆仑山区  和田地区  灰色预测模型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