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全身型及神经型犬瘟热的发病机理和免疫病理特性
引用本文:Beineke A,邱文英.全身型及神经型犬瘟热的发病机理和免疫病理特性[J].中国畜牧兽医,2009(3).
作者姓名:Beineke A  邱文英
摘    要:犬瘟热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犬易感的一种全球性传染性疾病,与麻疹和牛瘟病毒关系密切。该病毒的自然宿主主要是食肉动物。犬瘟热病毒(CDV)是有囊膜的负链RNA病毒,可以感染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上皮细胞、骨髓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各种器官与组织中的造血干细胞。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犬出现特征性的系统型和/或神经型的临床表现,病毒持续存在于特定的器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NS)和淋巴组织。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道和胃肠道症状、免疫抑制和脱髓鞘脑膜脑炎。免疫功能受损与淋巴器官耗竭有关,包括一种与败血症相关的淋巴细胞的减少,尤其是早期感染阶段淋巴组织细胞凋亡引起的CD4^+T细胞的减少。病毒在外周血中被清除后,尽管淋巴器官种群恢复,但可能由于抗原递呈减少及淋巴细胞成熟过程的改变导致持续的免疫抑制。早期阶段的脱髓鞘脑膜脑炎是直接由病毒介导的病变及CD8^+细胞毒性T细胞渗透所形成的后遗症,伴随相关前炎症细胞因子(如IL-6、IL-8、TNF-α、IL-12)的上调和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如IL-10和TGF-β)的缺乏。慢性阶段髓磷脂的减少是由CD4^+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和细胞毒性CD8^+T细胞引起的。另外,在更进一步的病变中,干扰素-γ和IL-1可能上调。此外,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平衡的改变,似乎在脱髓鞘脑膜脑炎的发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总之,脱髓鞘脑膜脑炎代表了由最初的直接病毒介导的过程和免疫介导的蚀斑进展组成的双相疾病过程。免疫抑制是由于感染早期病毒介导的淋巴细胞裂解,以及一些还不清楚的影响抗原递呈和淋巴细胞成熟的机制所造成的。

关 键 词:犬瘟热病毒  细胞嗜性  淋巴组织: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病理  神经免疫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