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白参菌发酵固态普洱茶技术与品质特征
引用本文:蔡 丽,陈林波,浦绍柳,伍岗,宋维希,毕晓清.白参菌发酵固态普洱茶技术与品质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9):133-137.
作者姓名:蔡 丽  陈林波  浦绍柳  伍岗  宋维希  毕晓清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 勐海 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 勐海 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 勐海 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 勐海 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 勐海 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 勐海 666201
基金项目: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滇红茶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和白参菌发酵茶开发示范”(2015BB011);云南省人才培养计划“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对象-陈林波”(2015HB105);西双版纳州科技计划“修剪废弃茶资源提炼茶膏、茶粉工艺研究与应用”(yx201501)。
摘    要:普洱熟茶发酵过程,是菌落群体对晒青毛茶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了普洱茶品质的优劣。笔者通过人工接种优势菌种白参菌菌丝体于茶叶粗老叶,后发酵提高粗老茶叶品质。接种后‘紫娟’粗老叶茶汤的燥舌感消失,涩味减弱,滋味甜纯滑口,汤色变亮,粘稠,口感明显优于未接种的粗老叶。通过培养基驯化培养菌丝体,接种发酵‘紫娟’粗老叶,试验观察记录,经过白参菌发酵,粗老叶的各种内含成分下降,与该茶在感官审评时茶叶入口甜滑度增加一致,茶多酚由9.4%降到5.8%,游离氨基酸由3.2%下降到2.1%,咖啡碱由2.20%降到1.64%,儿茶素总量由2.1%大幅降到0.2%。经过发酵后含量降低的有8种,发酵后含量增加的有7 种,检出的有牛磺酸、羟脯氨酸、天冬酰胺、胱氨酸、色氨酸、赖氨酸6 种,发酵后新检出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是苏氨酸,含量为0.023%,亮氨酸由0.005%增加到0.009%,异亮氨酸含量变化不大。接种白参菌发酵前后对比,可溶性糖大幅下降,由发酵前的6%下降到3.9%。

关 键 词:烤烟  烤烟  生态条件  温度  栽培措施  烟叶风格  
收稿时间:2017/5/24 0:00:00
修稿时间:2017/8/1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