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水稻生产“双减”的目的意义与途径方法
作者姓名:剧成欣  季红娟  陆玉荣  张春梅  刘建凤  吕敏  卫甜  赵步洪  王志琴  杨建昌
作者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氮互作调控超级稻弱势籽粒充实的生理机制”(31471447);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稻麦肥药减量与周 年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方案”(CX(16)1001);扬州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水稻实地氮肥管理(SSNM)技术的引进与利用”(YZ2016206);江苏里下河 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专项基金项目“高产水稻节肥减药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SJ(17)204)。
摘    要:实现化肥和农药“双减”是我国当前水稻生产的迫切需求。本文综述了水稻生产中化肥与农药的使用状况,水稻生产“双减”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技术措施与可行性分析,探讨了实施水稻“双减”的实施途径与技术,以及实施水稻“双减”后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水稻高产高效生产“双减”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水稻  化肥  农药  双减
收稿时间:2017-08-25
修稿时间:2017-10-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