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上海市环城绿带休憩型河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作者姓名:曹毅  李丽  陈丽平  刘其根  胡忠军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6003);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专项(08DZ1203101,08DZ1203102)
摘    要:2017年对上海市环城绿带11条休憩型河道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季节调查,分析了沉水植物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83属143种,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7.10±0.64)×10~6 ind/L和(3.28±0.58)mg/L,其中蓝藻密度最高、硅藻生物量最大。有水草(WSM)和无水草河道(NWSM)浮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分歧种为微小平裂藻、颤藻1种和尖尾蓝隐藻,前两个物种为NWSM类型河道的特征种,后一物种为WSM类型河道的特征种。WSM河道的密度(P0.001)、生物量(P0.01)和丰富度指数(R,P0.001)均显著低于NWSM河道;有水草和无水草河道群落的Shannon物种多样性指数(H′)存在显著差异(P0.05)、均匀度指数(J)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季节和河道类型对它们有显著交互作用(P0.01)。浮游植物密度与五日化学需氧量(BOD_5)、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总氮(TN)和总磷(TP)显著正相关,生物量与BOD_5和TN显著正相关。BOD_5和沉水植物是影响浮游植物物种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多数参与RDA分析的主要浮游植物物种如微小平裂藻、颤藻1种、伪鱼腥藻1种、小球藻、直链藻1种在BOD_5比较高、无沉水植物的河道中密度较高,尖尾蓝隐藻与沉水植物存在正相关关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指示物种法、R和H′指示这些河道已经富营养化且处于中污染状态,无沉水植物河道使用R和有沉水植物河道使用H′进行水质评价更为合适。

关 键 词:城市河流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沉水植物  环境因子  水质评价
收稿时间:2020-03-12
修稿时间:2020-08-2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