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黄(鱼安)鱇体长体重关系的时空差异 |
| |
作者姓名: | 衷思剑 麻秋云 刘淑德 王四杰 任一平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3;2. 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 山东 烟台 264003;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37 |
| |
基金项目: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562030,201612004). |
| |
摘 要: | 为了研究黄(鱼安)鱇(Lophius litulon)生活史特征的异质性,根据秋(2016年10月)、冬(2017年1月)、春(2017年5月)和夏(2017年8月)4个季节在山东近海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物种体长-体重关系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研究。本文构建了广义线性模型和9个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用来研究黄(鱼安)鱇的体长-体重关系(W=aLb)及其时空差异。b的固定值(2.77)小于3,表示黄(鱼安)鱇为负异速生长,肥满度与体长负相关,身体趋于细长。根据AIC值最小原则,最复杂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即水域和季节对两个参数a和b均存在随机效应)拟合效果最佳;交叉验证的结果同样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为可靠。根据最佳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的差异性分析结果,黄(鱼安)鱇体长-体重关系的时空差异是极显著的(P<0.01)。在最佳模型中,a值在春季最大,其次是秋季和冬季,而夏季最小;b值则与此相反。整体来看,纬度高的黄(鱼安)鱇个体a值较大,b值较小,而a、b值与水深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本研究表明,季节和纬度对黄(鱼安)鱇的体长-体重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混合效应模型能把水域和季节的异质性通过随机效应在单个模型中更准确、方便地体现出来,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此模型在数据来源异质性研究中的优势。
|
关 键 词: | 山东近海 黄(鱼安)鱇 体长-体重关系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时空差异 |
修稿时间: | 2018-12-06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全文 |
|